Hotels.com 公佈2017年《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
「愛玩世代」旅客崛起 玩得更頻密、更盡情、更瘋狂
追求更長的旅程、探索更多地方及更特別的旅遊體驗
· 「愛玩世代」旅客崛起:最新《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旅客已迎來另一階段的變化。新世代的中國旅客對旅遊有更高的追求,期望有更多旅遊時間、遊覽更多地方及嘗試更多獨特的旅遊體驗。
· 探索更多長途目的地:中國旅客比以往更熱衷於旅遊,而法國、美國、加拿大及德國等國家的受歡迎程度均較2016年顯著上升。
· 旅客偏好不斷變化:調查首次發現,購物不再是中國旅客外遊的主要目的,消閒、文化體驗、生態旅遊等活動更受歡迎。
· 洞悉中國旅客喜好:酒店業界應了解不同中國旅客類型,並按其不斷變化的喜好來度身訂造各種多元化服務。
香港,2017年7月18日 - Hotels.com™ 公佈最新《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旅客已迎來另一階段的變化。新世代的中國旅客不僅擁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生活品味,他們對於旅遊亦有更高的追求,期望有更多旅遊時間、遊覽更多地方及嘗試更多獨特的旅遊體驗。
· 任何年齡層的中國旅客旅遊次數均見更增長,而且旅程時間更長:他們的年度旅遊次數由去年的3次增至4次,而每次出遊的時間則從去年的5日增至7日。
· 中國旅客每次旅遊均會遊覽多個城市,受訪旅客中超過80%表示不會只逗留於一個城市。
· 在2016年,中國旅客平均將收入的28%用於海外旅遊,較前一年上升3%。90後「千禧世代」更是當中最豪爽的一群,旅遊支出高達他們收入的35%。
· 即使是60年代出生的中國旅客也受輕鬆自由的旅行方式趨勢所吸引,傾向選擇更獨立自主的旅遊風格:21%的60後表示日後會以「背包旅行」的方式旅遊。
根據報告,中國旅客仍然偏好在亞太區內旅遊 (82%曾於過去12個月內到訪亞太區其他國家旅遊),而且香港仍然是他們最喜愛的亞太區城市(34%曾於過去12個月內到香港旅遊)。然而,以歐洲和美洲為目的地的長途旅遊亦越來越受歡迎。在過去12個月,遊覽這些國家的中國旅客人數較往年分別上升25% (歐洲) 和11% (美洲)。這些目的地特別受到80後的旅客歡迎,該年齡組別的受訪者有42%曾在過去12個月內遊覽歐洲,而曾到訪美洲的也有29%。
展望未來,中國旅客比以往更熱衷於旅遊,而法國、美國、加拿大及德國等國家的受歡迎程度均較2016年顯著上升。同時,雖然拉丁美洲並非前列十名之內,但卻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 – 調查顯示,遊覽拉丁美洲的中國旅客的旅遊次數及消費均相對較高:他們平均每年外遊9次,遠多於整體受訪者的4次;其消費更高達$5,600美元,遠高於$3,600美元的整體平均消費。
《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旅客在未來12個月內有意遊覽的十大目的地:
排名
|
目的地
|
表示有興趣的中國旅客比率
|
2016年排名
|
1
|
法國
|
18%
|
9
|
1
|
美國
|
18%
|
12
|
3
|
澳洲
|
16%
|
1
|
3
|
加拿大
|
16%
|
17
|
5
|
德國
|
12%
|
17
|
6
|
馬爾代夫
|
11%
|
5
|
7
|
日本
|
10%
|
2
|
7
|
紐西蘭
|
10%
|
12
|
7
|
新加坡
|
10%
|
6
|
7
|
泰國
|
10%
|
6
|
7
|
英國
|
10%
|
17
|
《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同時顯示香港仍然是中國旅客青睞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位列他們日後打算遊覽的熱門亞太區城市三甲。
縱使許多資料均顯示中國經濟有放緩的跡象,但預料中國旅客的海外旅遊數字仍會持續增長。Hotels.com預計中國旅客在未來12個月的旅遊支出將平均上升10%,而千禧世代的開支增長則最為顯著:約三分之二的80後及90後表示將會消費更多。
Hotels.com大中華及東南亞及印度區市場總監莊佩芙認為,中國旅客在人數和消費能力方面均擁有十分龐大的增長潛力。
「在2016年,雖然中國只有10%人口擁有護照1,但其海外旅客人數竟多達1.22億人次2,較2015年多4%。此數字若與2011年Hotels.com首次發表《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時相比,更是增長了74%之多,所以對於許多國家來說,中國早已是海外旅客的最大來源!」
「隨著中國旅客人數的增長,他們亦更期望更新穎、更刺激和更多元化的旅遊體驗。Hotels.com很榮幸可以與中國旅客的『愛玩世代』同步向前,我們提供成千上萬的高質素酒店住宿選擇,透過手機便可輕鬆滿足他們對旅遊的熱切渴求。」
此外,精明而且對旅遊體驗要求極高的旅客越來越喜愛自助旅遊 (包括「背包旅行」):50%的受訪者皆表示有興趣體驗這種旅遊方式。是次調查中只有37%受訪者表示會參加旅行團,顯示中國旅客對旅行團的興趣日漸減退。
中國旅客以往於旅途上較注重購物,但情況開始有變化的趨勢 – 調查發現中國旅客在購物方面的旅遊開支從去年的68%下跌至35%,而美食(55%)、觀光(53%)及其他消閒和放鬆的活動(41%)則進佔了中國旅客每日開支的三甲位置。在主要旅遊目的方面,消閒旅遊遠超商務旅遊:94%受訪者表示消閒是他們海外旅遊的主要原因。
隨著中國旅客日益富裕而且追求更高的生活品味,旅客類型亦越轉趨多元化。去年的《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首次對中國旅客進行分類,而今年更進一步在報告中細分了五種旅客類型。這五種各有不同特質的旅客擁有不同背景、旅遊態度、喜好和行為習慣,令各酒店和旅遊業界可針對不同旅客度身訂造市場推廣策略和多元化服務。
2017年《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發現,現時的酒店服務與中國旅客的期望存在差距,揭示能夠迎合不同類型旅客的要求甚為重要。
· 在酒店內,配備各種中國支付設施如銀聯等,獲消費者評為第二重要的服務。然而,現時只有18%酒店提供這類設施。此外,只有18%酒店有意於未來12個月內增添這些支付服務。
· 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條件是酒店有能以普通話溝通的員工,但酒店經營者卻認為懂得說普通話的員工並不是最重要:只有17%酒店現時僱有懂普通話的員工,另有17%酒店業者計劃在未來12個月聘請這類員工。
· 酒店設有中式餐廳獲旅客評為第五個最重要的酒店服務,然而,現時只有7%酒店符合此條件,並只有13%酒店經營者計劃在未來12個月於酒店中開設中式餐廳。
· 中譯旅遊指南獲旅客評為第四個最重要的酒店服務,但在酒店經營者眼中卻非優先要務:只有18%酒店現時提供中譯旅遊指南,並有21%計劃在日後提供。
莊佩芙女士表示:「Hotels.com《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旨在提醒業界了解和回應中國旅客需求的重要性,這表示要洞悉不同的旅客類型,並按其不斷變化的喜好來度身訂造各種多元化服務。」
2017旅客類型
深度體驗型 (30%)
|
主要為70年代出世,見證中國近幾十年來重大變化的一群,以及充滿活力的90後「千禧世代」。他們認為旅遊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是盡情玩樂的機會。在未來,他們偏好更特別的旅遊體驗,例如生態旅遊、歷奇旅行、「背包旅行」及奢華旅行。在過去的12個月以來,他們的旅行支出佔個人收入的26%,並預期未來會在旅遊方面花費更多,包括在亞太地區、歐洲及美國等目的地作長途旅行。
|
盡情享樂型 (9%)
|
主要為80年代以後出世的千禧世代。他們喜歡主題式旅遊和生態旅遊。
在過去12個月,他們的旅行支出佔個人收入的27%,而在旅途的每日消費亦增加了16%。他們大多數(60%)預期在未來12個月會在旅遊上花費更多。
|
務實主義型 (30%)
|
主要在60至70年代出世,多數來自中國三四線城市,並且非常重視家庭。
過去12個月以來,他們在旅行方面的消費佔了個人收入的28%,而旅遊期間的每日消費增加了9%。超過一半(57%)的務實主義型旅客預期日後旅行會增加支出。
|
簡單隨性型 (17%)
|
主要為90後的千禧世代,他們的旅遊支出佔個人收入的29%。逾半(60%)的旅客預計日後旅行會支出更多。
|
大膽探索型 (14%)
|
主要為80至90年代出世的千禧世代,大多來自一線城市,他們認為旅行是為了逃離繁忙的生活和突破自己的界限,喜歡透過「背包旅行」來體驗旅遊。在過去12個月以來,他們在旅遊方面的支出佔個人收入的29%,而超過一半(61%)的這類型旅客有意在日後旅行時增加支出。
|
請即上Want Cheap Travel - 抵玩自遊行 以及 Want Good Hotel - 抵玩正酒店啦!